生鮮配送是一個大市場,隨著城市化的進程,餐飲行業的依舊在不斷地增長。如此巨大的市場,分散在大大小小的經銷商手上。資料顯示年營業額超過1億的生鮮配送企業,全國范圍不超過100家,大部分企業年營業額都在1000萬到5000萬之間。然而,美國sysco的配送企業,2017年全年營業額高達3500億人民幣,高下立見。那么,在國內,制約小型生鮮配送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呢?
國內的小型生鮮配送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,很大程度是因為壓賬導致資金流出現問題,一般做到年營業額5000萬左右就很難上去了,這個時候壓賬的現金動輒是上千萬的,進一步導致生鮮配送公司無法進一步擴大營業規模。由于餐飲食材配送行業流轉快,缺乏抵押物,幾十年來都是靠短期借貸一步步發展。而B2B行業又存在嚴重的賬期依賴,所以現金流緊缺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常態,一家配送企業發展的邊際便是現金流。
而生鮮配送的核心問題就是管理,當客戶數量少,SKU不多的時候還是盈利的,一旦客戶得到了擴展,雖然SKU增加,但是卻進入了虧損節奏。食材配送B2B行業整體人員素質偏低,企業管理運營的困難相對而言,也就更大了。此外,生鮮配送行業如果能夠有效整合兼并,足夠產生數十家100億營業額的企業,而且規模效應和產業協同,也會產生不錯的利潤水平。產業集中也會更加規范管理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。從政府和資本的角度來講,都希望食材經銷能夠有一定的集中度。
現如今,政府對于農產品流通的補助非常充裕,類目繁多,幾乎每個環節都有,甚至可以更好的幫助生鮮食配企業加快發展速度。在未來,城市化進一步發展,也就代表了食材的需求進一步增長。雖然市場在增長,但競爭也在加劇,期待有序的良性競爭促進生鮮流通行業朝著更加正規化,專業化,標準化的方向發展。
標簽:生鮮配送系統